近年来,一个颇具意味的趋势正在悄然成型——越来越多的中国超高净值家庭主动放弃美国国籍。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选择放弃国籍人员季度名单》,中文姓氏的出现频率不断攀升。仅2024年第一季度,便有344人正式脱离美国国籍,全年预计将达到3000至4000人。事实上,早在2020年,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该数字便一度飙升至6705人,创下历史纪录。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深层次的动因?本文将从全球征税制度、手续费用变动、中美关系演变及全球资产配置趋势等多个维度,剖析这一变化所映射出的全球经济格局调整。
1、全球征税与税务合规压力
美国作为全球极少数实施全球征税政策的国家之一,对其公民无论身处何地的全球收入均征收所得税。此外,自《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FATCA)实施以来,全球金融机构被要求向美国国税局(IRS)报告美国税收居民的账户信息。
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复杂资产布局的中国富豪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举例来说,仅在特拉华州注册一个投资基金,便需分别在美国与资产所在国履行繁复的税务申报义务,每年产生的专业合规费用甚至可高达六位数美元。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更极大地侵蚀了资产保值与增值空间。
2、手续费用调整催化放弃意愿
以往,放弃美国国籍需缴纳高达2350美元的手续费,这一高昂费用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放弃意愿。然而,2024年3月,一场集体诉讼后,这一费用被大幅下调至450美元。费用降低成为一根“最后一根稻草”,引发了咨询量激增,据多家私人律师事务所反馈,相关咨询数量上涨了30%。
这一变化无疑降低了超高净值人群在重新配置身份规划时的决策门槛,加速了“断舍离”的步伐。
3、中美关系变化与身份负担
随着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美国政府接连出台限制性措施,包括加强出口管制、将中国企业及个人列入实体清单,以及部分州份推动限制中国公民购置靠近战略设施土地的立法。
在这种背景下,持有美国身份不仅未能带来预期中的商业便利,反而在部分行业与领域形成了“隐性负资产”。许多依赖中国内地市场、与政府有深度合作的企业家和投资者不得不重新评估美国国籍带来的潜在风险与限制。
正如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所言:“曾经,美国身份是一张全球通行证,如今,却可能成为一道无形的壁垒。”
4、全球资产配置与新兴首选地
与放弃美国国籍相伴随的,是中国富豪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资产配置与居留地。《亨利私人财富迁移报告》预计,2024年将有创纪录的15200名中国百万富翁选择海外移民,其中热门目的地包括迪拜、新加坡和巴拿马等低税负地区。
以新加坡为例,该国不仅具备稳定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教育医疗体系,还对家族办公室政策持开放态度。2024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批准了创纪录的1400个家族办公室牌照,业内估算,其中半数以上与中国家庭密切相关。
同样地,阿联酋也成为财富新贵的重要聚集地,预计今年将吸引6700名百万富翁移居,成为全球最大的高净值移民赢家。
5、放弃国籍的复杂流程与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放弃美国国籍并非轻松之举。根据美国《税务责任法案》规定,资产超过200万美元,或过去五年平均每年税单金额超过20.1万美元的申请人,需根据“退出税”政策对全球资产进行市场价值核算,并按最高23.8%的资本利得税税率缴税。
此外,申请人需亲赴美国大使馆,宣誓并提交《国籍丧失证明申请表》,流程严谨且耗时。即便如此,越来越多富豪仍坚定地完成这一程序,转而持有新加坡、圣基茨和尼维斯等国家护照。
可以预见,随着全球政治与经济格局的进一步变化,以及美国对高净值人群税务监管的持续收紧,未来放弃美国国籍的中国富豪人数仍将稳步上升。这不仅是对个人资产安全与增值策略的理性选择,也反映出新时代下全球财富流动的深层逻辑。在这场身份与财富的“双重重构”中,如何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布局全球资源,将成为每一位高净值家庭必须思考的问题。